【教师心语】思透则明 ——音乐教学反思
思透则明
——音乐教学反思
文 / 黄红贵
音乐反思性教学是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,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、教学设计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,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,为不断优化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。我的教学实践证明,音乐实施反思性教学是自觉探索解决音乐教学中的有关问题,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有效途径,也是促进自我学习,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。
一、教案中的“教学反思”应突出“思”
写音乐教案时,教学反思的作用不可忽视,它可记录教学中的经验和失误、记录学生学习情况,以便及时改变教学;它可以记录下教学中的精彩片段和教学中出乎意料的收获、及时捕捉你的教学灵感;它可以记录课堂上棘手的问题,以便以后想办法解决;还可以通过教后记了解教学的成功得失,把成功的经验,失败的教训都存在你的“资料库”中。存下这些后,作为教师,我们该好好地思考,教学中的成功,课堂中良好的收效是源自哪种教学方法、教学中没有进行下去或者失败的原因又在哪里。教学反思就像一面镜子,使你能在教学中认清自己,提高教学水平,不断进步。
二、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
在过去 ,我与其他一些老师一样,音乐课只是一味地在讲,根本没有留意到学生究竟明白了没有。后来反思中反复在想,究竟谁才是课堂的主人?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为了配合老师吗?经过课标的深入学习,我明白了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,而教师只能是主导作用。因此在音乐课上,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,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。教学内容不仅具有音乐性、审美性,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。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,调整教材内容以适合现代学生审美需求,并根据学生的学力水平重组教材,把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,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,让教学内容真正使学生想学、爱学、乐学,教师应该不断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发挥。学生一旦成为学习的主体,让学生在知识的大树下,跳一跳就能摘到知识的果实,在不知不觉中尝试到探究的乐趣、失败的苦恼,最终品尝到成功的喜悦。
我从教学反思中收获了很多,因为吸取教训,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、组合、调整;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;教学策略的合理、优化、才能使课后的反思真正起到反思、调整、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,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,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。
- 2025-03-20
- 2025-01-07
- 2024-10-21
- 2024-10-15
- 2024-09-28
- 2024-03-24
- 2024-03-24
- 2024-03-23